周庄水韵教案

2022-09-26 10:48:01 

  2)第二次游览是在什么季节?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冬天?用一个词来形容给作者留下的印象?

  3)第三次游览是在什么季节?

  赶上了一个什么样的特殊日子?

  用一个词形容这个日子的特点?

  这一次带给作者的既不是水墨画,也不是版画,而是什么呢?

  小结:刚刚我们在浏览课文时,从找到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作者三次游览周庄,每一次带给作者的感受都不一样,那么到底作者是怎样展示它不一样的感受呢?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进行描述的?接下来我们一具体的来看课文。

  二、研读课文

  1、在作者描写周庄的语句中,哪些词语体现了水墨画的特点?

  2、第二次游览周庄,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作者遇见的是小雪?作者为什么刻意强调是小雪?

  作者从什么角度表现了周庄的水韵?

  除此之外还选取了怎样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描写周庄的?

 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?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?

  如果说前面两次走入周庄带给作者的是平面的周庄,是妙不可言的周庄,那么作者第三次走入周庄,走入梦境一般的周庄,那感受就更不一般了。

  我想想问一问同学们,什么样的情境称为梦境?

  3、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能给人带来梦境般的感受?

 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盛大的节日?

  这段所写内容很多,但是却很有条理,那么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呢?

  提示:作者怎样游览的?经过了哪些地方?找出表示地点的词语

  人们常说,再美的景色如果少了人的活动的话,好像就缺少了几分生气,那么这段中表现了周庄人怎样的生活呢?

  课堂小结:

  1、写景方法灵活多样

  移步换景

  从视觉、听觉等角度去描写

  2、先略后详,逐步加深了描写

  3、文章语言清新优美,抒情性强

  --比喻生动、贴切

  三、品味赏析

  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一幅图画,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放声朗读出来。

  友情提示:

  可以从修辞方法、词语运用等角度去品味,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感情。

  示例:一支弯曲的木橹,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,倒映在水中的石桥、楼屋、树影,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,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,碎成斑斓的光点,迷离闪烁,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,

  赏析:

  词语运用:悠然不慌不忙等词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恬静与闲适的周庄。

  修辞角度:作者将小船划过、木橹搅动的河面比做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,比喻十分形象,既抓住了河面晃动、倒影纷杂而富有光泽的特点,而且显得极其柔美。

  春天-仲春

  雨天---雨雾笼罩水墨画

  冬天版画

  春天---夜晚旅游节

  盛大梦境

  看第一次游览周庄

  词语:雨雾笼罩、隐约

  飘忽、出没

  还没有来得及将古镇覆盖、斑斑积雪

  参差交织、黑白分明

  视觉

  齐读课文在阳光下至本段结尾

 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

  阅读课文第5段

  小组讨论,交流看法

  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

  一座拱桥--桥洞--古镇的尽头

  (移步换景)空间方位顺序

  船娘

  几个当地农民摆弄丝弦

  齐读诗歌

  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,并作简要分析

  出示问题1及词语

  出示问题2及语句、词语

  背景音乐《高山流水》

  出示杜荀鹤的《宋人游吴》

  课堂小结

  不错,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古镇周庄,有着近千年的悠久历史。《周庄水韵》通过作者在不同季节里三次游览古镇周庄时的所见所感,运用优美的文笔将这座水乡古镇的美景及韵致,描绘得淋漓尽致,让人读后回味无穷。课下请同学们再读课文,好好从这优美的字里行间领略周庄小桥、流水、人家的美妙风情。

  作业

  1、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

  2、将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,并仿照其句式、修辞等特点进行仿写。

  课后反思

  1、通过阅读,学生是否感悟了周庄水韵之美境,真正受到了美的熏陶。

  2、学生是否体会了本文语言的精妙,理解了多角度描写以及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特点。

  3、学生能否在实际写作中得以恰当的运用。

《周庄水韵》教案 篇3

  【设计理念】

  本节语文课虽然我要面对不熟悉的八年级学生,但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不能忽略。另外,听说读写也应该作为最基本的能力要素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提升。鉴于此,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深入解读文本,学生自主探究,教师点拨升华的方法。通过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,全班交流法,本着启发式原则,突破教学重难点,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,教会学生学习。在本文中,还结合教学实际,对学生进行速读、跳读和感情朗读的训练,提高学生阅读能力。

  另外,作为一课时来设计,绝不可能面面俱到,所以,依托学生的理解能力,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,旨在使学生有一点收获即可。

  【教材分析】

  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,洗尽历史铅华的周庄,卓然独立,风姿绰约,周庄在水,在水周庄。课文水韵悠长,蕴涵在长街曲巷、黛瓦粉墙、橹声灯影里的宁静,素雅、悠远的古典情韵和当代水乡的溢彩流光中。蕴涵在四个画面里:小桥流水人家图、春雨迷蒙水墨画、冬天雪后动感版画、春夜七彩梦幻图画

  【重点难点】:

  1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,对周庄水韵的整体感和局部感。

  2、品味语言,习得写作经验。

  【教学过程】:

  一、直接导入课文

  今天,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美文《周庄水韵》,这里有独特的景色,清新的语言,更有创作的快乐。

  【设计意图】:

  文本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大于老师的语言的,从这点来说,直接入题省时省力。

  二、一读课文,把握文章主要内容

  下面我们进行第一项活动,理解文意,欣赏美景。老师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:速读课文,并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,并说明拟这样题的理由。

  1、学生自己读课文、拟题;

周庄水韵教案》阅读地址:http://www.haochilao.com.cn/2022/0926/326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