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节称呼

2022-08-13 09:28:30 
清明节称呼有:踏青节,行清节,三月节,祭祖节。
节日名称 清明节
节日英文 Tomb-SweepingDay
节日别名
踏青节,行清节,三月节,祭祖节
节日时间 斗指乙,太阳黄经15deg;,公历4月5日前后
节日类型 中国传统节日
节日起源 干支历法,原始信仰,祭祀文化
节日活动 踏青郊游,扫墓祭祖
节日饮食 祭祖金猪,鲜果茶点等
节日意义 礼敬祖先,亲近自然
设定地点 中国

1、寒食节

又称热食节,禁烟节,冷节,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,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,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,不许生火煮食,只能食备好的热食,冷食,故而得名。

2、踏青节

相传大禹治水后,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,天下太平。此清明节的来历时春暖花开,万物复苏,天清地明,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,历代承袭成为习惯。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、春光美景之外,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,增添生活情趣。

3、鬼节

清明节流行扫墓,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,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。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,寒食上墓。因寒食与清明相接,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。清明时期,清明扫墓更为盛行。古时扫墓,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。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,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,犹如筝的声音,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。

4、祭祖节

指祭祀祖先的节日。清明节、七月半、重阳节、除夕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四大祭祖大节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,以示孝敬、不忘本。祭祀祖先,有家祭,也有墓祭。祠堂祭,又称庙祭,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同祭祀祖先。

5、行清节

是清明节的别称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,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行清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,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,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quot;天、地、人quot;的和谐合一,讲究顺应天时地宜、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。

6、三月节

台湾农历三月三日称三月节或三日节,漳州人于今日祀祖祭墓,而清明节不另祭之。农历三月初三原是玄天上帝生日,台湾此日称为古清明或三月节,需祭祀祖先。玄天上帝指北极星而言,古人信仰北极星,认为是统治天界的帝王,所以在台湾信众甚多。

清明节称呼》阅读地址:http://www.haochilao.com.cn/2022/0813/231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