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叶母亲教案

2022-10-25 11:17:01 
《荷叶母亲》教案 篇1

  教学目标:

  1.知识与能力: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,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。

  2.过程与方法:品味诗歌的精美的语言。

  3.情感与价值:体会母子情。

  教学重点:体会诗歌感情,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
  教学难点:诗歌以物喻人的手法及联系生活实际体味母子情深。

  教学时间:2课时

  教学过程:

  一、导入

  前面我们学习了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《金色花》,我们被浓浓的母子情所感染和感动。是的,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、最仁慈、最宽容、最伟大的爱。

  正是因为有了母爱我们每一个人才感到幸福无比。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著名作家冰心去寻找一份幸福、一份感动。

  二、整体感知

  1.教师范读课文

  2.检查预习情况(出示小黑板)

  (1)作者

  (2)字词:并蒂、花瑞、菡萏、欹斜、慈怜、荫蔽

  三、继续感知,寻找感动

  1.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思考:作者因什么而感动?(作者被红莲还是白莲所感动?)

  明确: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,遮盖住红莲,为其遮风挡雨。(画图)

  2.那同学们能否找到文中描写这个画面的段落呢?(引导学生寻找6、7自然段)

  3.有感情地齐读6、7段。(重点字:慢慢地、倾侧、覆盖、勇敢慈怜)

  4.同学们,结合刚才这两段文字,你认为给这幅画起一个什么名字?(荷叶护莲图)

  5.师过渡:这一朵红莲正在荷叶的庇护之下,安全地成长着这画面不仅让作者感动,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弦。试想一下: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,结果会怎样呢?

  (学生回答--凋零、枯萎)

  师:对,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,就会像文中的那株白莲。

  请个同学说说:文中白莲的结局怎样?

  师:(画图)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,白莲和红莲都经历了一场风雨袭击,因为白莲没有荷叶保护所以凋零散飘,而红莲在荷叶的细心保护之下,健康、安全、快乐地生活着。作者就是被这样一幅画面所感染和感动。作者(指着黑板上的图)触--景--生--情,以--花--喻--人,想到了自已就是一株什么?(红莲)而荷叶就是自己的什么?(母亲)

  6.齐读最后一段。(出示小黑板)

  荷花是我,荷叶是母亲,母爱伟大无穷。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,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。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。

  7.师:同学们,母爱是一曲动人的歌,带着我们云游四方;

  母爱是一缕温暖的春风,带给我们无比的惬意;

  就如作者所说,我是红莲,妈妈是荷叶!为了我们的健康、为了我们的快乐、为了我们的幸福,伟大的妈妈们甘愿付出,甘愿牺牲我们在妈妈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了,而妈妈的头发也一天天变白了,皱纹也一天天加深了

  妈妈,我想大声对你说:妈妈--我--爱--你!

  8.再次有感情的齐读课文。

  四、作业:

  1.书面:课时作业

  2.课后:回家帮妈妈做事,平常打个电话去问候妈妈。

《荷叶母亲》教案 篇2

  一、教学目标

  1、知识与技能

  听读释题,以题目为切入口整体感知课文。

  2、过程与方法

  品读感悟,品味散文诗的语言,掌握朗读技巧。

  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

  扩读悟情,体会诗歌中饱含的温馨的浓浓的母爱。

  二、教学重点难点

  1、教学重点

  通过读,让学生读入(读出意、读出味、读出情)。

  2、教学难点

  通过读,让学生读出(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 的情感)。

  三、教学过程

  1.母女图导入:(老师解说)

  今天上课,我想向大家介绍这样一个小孩和这样一位母亲!

  有一个小孩,当她满月的时候,穿着水红绸子的衣服,戴着大红帽子,被抱到厅堂前,她的母亲看着她丰满红润的面庞,觉得自己非常骄傲。(点击鼠标)

  有一个小孩,有一次病得重极了,她的母亲不敢轻易的离开床前一步。(点击鼠标)

  有一个小孩,喜欢坐在母亲的膝上,倚在她的胸前,听她心脉和缓的跳动,她的母亲喜欢和她述说

  幼年的事。

  有一次

  ,这个小孩仰着脸问说,妈妈,你到底为什么爱我?,她的母亲温柔地,不迟疑地说:不为什么,──只因你是我的女儿!

  你知道这个小孩是谁吗?

  这个小孩就是著名的女作家冰心。

  从刚才的图片和老师的介绍,你觉得冰心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?

 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冰心的文章《荷叶 母亲》!

  2.听读释题:

  我想给大家读读这篇课文,朗读之前请你们给我一些温馨提示,告诉我哪些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!

  我读的时候,请你们根据课文内容想想课文题目怎样理解!

  (听老师朗读课文)

  荷叶

  母亲

  怎样理解?这样吧,你们心有所思地读读看,读三次,要求一次比一次读得慢,慢慢地读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!你怎么理解?

  能不能根据课文的具体语句来理解呢?

  3.品读感悟:

  (1)那么我们再来看看,是怎样的一幅画面,让冰心想到把母亲比作荷叶呢?

  (老师出示图片)你说的是这样一幅画面,是吗?

  一齐读一读从一回头忽然看见开始到水珠,思考为这幅画取一个题目!

  学生回答

  你觉得这两段中的哪些字词能体现爱 或者护字所蕴含的情感呢?

  大家想一想在朗读的'时候要突出这些关键词,要怎么读呢?

  读重:倾侧 勇敢慈怜(提示:都读重音吗?)

  读轻:慢慢的

  读缓:散尽了 流转无力

  读急:忽然

  老师总结:我们朗读时就是通过轻、重、缓、急的变化来表达我们对课文的理解。

  朗读时既要有轻、重、缓、急的变化也要注意文章整体的美感,语调语速的变化要尽量自然。)

  (2)这一朵红莲正是在这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护之下,安全地成长着,如果没有了荷叶的荫蔽,红莲会怎样呢?

  是啊,如果没有荷叶的庇

  护,红莲可能会像文中写到的那朵白莲一样凋谢。请同学们找出文中

  描写白莲的句子。

  自评--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?你要突出的是哪几个字;

荷叶母亲教案》阅读地址:http://www.haochilao.com.cn/2022/1025/3358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