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的新装 教案
3、培养学生在作文中大胆想象,运用夸张手法以及刻画人物心理、语言等的能力。
【教学重点】
分析每个人物的心理、语言、行为,概括出人物的特点,揭露里面丑恶的现象。
【教学难点】
1、领会本文揭露问题的深刻性,采用提问的方式讲述,启发学生深入理解。
2、皇帝会光着身子游行,看起来是夸张的,其实是合理的,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,要讲清楚这正是童话组织情节结构的特色。
【教学方法】
分2个课时
课时1:熟读课文,掌握生字词;梳理线索,把握故事情节;分段,分析人物特点。
课时2:提问,启发学生思考,分析文章揭示问题的深刻性,概括主题;讲解想象、夸张,总结童话特点,及什么是童话。
【教学过程】
第1课时
一、课程导入:
一个爱新装不爱江山的皇帝有这样的一件衣服: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,都看不见,摸不着。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件神奇的衣服吗?没有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《皇帝的新装》,看看这是怎么样的一件衣服?看看这皇帝有多荒唐、可笑!
(板书)皇帝的新装
--安徒生
安徒生,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,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。代表作:《海的女儿》、《丑小鸭》、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、《拇指姑娘》、《皇帝的新装》、《打火匣》等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,至今对人们尤其是儿童的成长,还是产生很大的影响。其中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他的《丑小鸭》、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。
二、速读课文,标出生字词。
蠢(chǔn)傻(shǎ)款(kuǎn)稽(jī)陛呈(cheacute;ng)
赐(cigrave;)爵(jueacute;)御(yugrave;)聘(pigrave;n) 衔(xiaacute;n)妥(tuǒ)
补充词语解释:
显耀:显示并夸耀。称职:能够胜任所担任的职务。
不可救药:这里比喻人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。
生丝:用茧缫制成的丝。腰包:腰间所带的钱包。
钦差大臣:由皇帝派遣,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。
骇(hagrave;i)人听闻:使人听了非常吃惊(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);骇,震惊。
头衔:指官衔、学衔等称号。
随声附和:别人怎样说就跟着怎样说。多形容缺乏主见。
三、熟读课文,梳理线索,把握故事情节。
1、请大家速读课文,看看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?
文章是围绕新装来写的,也就是说 新装就是这篇文章的线索。
2、把握故事情节,划分段落并初步认识每一个人物。
A、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:开端、发展、高潮、结局。请围绕新装这一线索梳理故事的发展情节。 爱新装--做新装--看新装--展新装--揭新装。
B、根据故事的发展情节,给课文划分段落。提出问题,概括人物特点,分析每一段落在全文中的作用。 全文可以分为四段:
第一段(第1小节)引子,介绍故事的主人公--皇帝。提问:皇帝是怎样一个人?(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划出有关的句子,然后回答。)
明确答案:
(1)为了穿新衣,他不惜花掉一切金银财宝;
(2)他不关心军队,不去看戏,也不游公园,穿新衣就是一切;
(3)他每一天每一点钟要换一套衣服,差不多整天都在更衣室里。小结:皇帝是一个喜欢新衣成癖而完全不关心GJ社稷的人。这一段是故事的铺垫,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作了有力的伏笔。
第二段(有一天至一直搞到深夜)开端,叙述骗子利用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,诱他上钩。提问:骗子怎样使皇帝上当?学生思考回答。
小结:皇帝是个十分懒惰的人。他听说这种衣服是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的人所看不见的,心里想:我穿了这理想的衣服,就可以看出哪些人对秘书的职位不相称;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,哪些人是傻子。于是马上要骗子开始工作。这一段,初步揭露了骗子的狡诈和皇帝的愚蠢。
第三段(我到很想知道至封他们为御聘织师)发展,叙述骗子怎样施展伎俩,先发制人,大臣、官员和皇帝怎样受骗而互相欺骗。提出三个小问题让学生思考、回答:
(1)皇帝为什么要派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去了解骗子织布的情况?
(2)老大臣和诚实的官员为什么不敢说出事实真相,要搞瞒和骗?
(3)皇帝在看骗子织布时心里想的是什么?
分析:皇帝很想知道衣料织造的情况,但一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新衣时,心里未免害怕,所以决定先派最有理智、最称职的老大臣去看,接着又派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,他想,这样比较稳妥。两个臣子怕别人说自己愚蠢,更怕丢了乌纱帽,都不敢讲真话。可见,所谓称职的老大臣,诚实的官员,其实是最不称职和最不诚实的人。这是很有讽刺意味的。全城都谈论美丽的衣料。皇帝再也耐不住了。特别圈定了一群称职的随员,跟随着去看衣料,可是,什么也没有看见。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?一想到这一点,他十分恐慌,不知所措,只得说道:哎呀,真是美极了!为了自欺欺人,皇帝赐给骗子每人一个爵士头衔,还封他们为御聘织师。这一段进一步揭露了骗子的狡诈和皇帝的愚蠢无知,朝廷上下你骗我,我骗你,全是骗子的现象。
第四段(第二天早上至结束)由高潮到结局,叙述皇帝穿着新衣,举行游行大典,小孩的真话戳穿了骗局。(学生朗读)这一段淋漓尽致地揭露了以皇帝为头子的封建统治者,是一伙地地道道的笨蛋,比真的骗子更虚伪。
3、用一个字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
教师引导学生帅选,确定为骗字。如何理解文中骗的含义?
点拨:这个皇帝领导的朝廷上下,都是你骗我,我骗你的现象。这样的社会是黑暗的,是不真实的。
四、布置作业 :认真重读课文,思考:
1、皇帝、大臣、百姓那么多人都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
2、小孩为什么敢于说出真话?他说的真话又说明了什么问题?
第2课时
一、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,围绕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来分析问题。
1、皇帝、大臣、百姓那么多人都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?
《皇帝的新装 教案》阅读地址:http://www.haochilao.com.cn/2022/0930/32870.html
已有99+条评论,点击查看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