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随笔
【反思】
我被孩子们逼出来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。这个办法看起来似乎是有些荒唐,但是细细想来,也有它的道理。一节课,就是一场艺术表演。在这场表演的前前后后,围绕着老师、学生、学习内容等方面。他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:老师是导演兼舞美、舞台的设计者,学生是演员,学习内容是剧本。老师的教学设计,必须为学生服务,为小演员们提供一个适合他们表演的良好情境,在这种情境中,孩子们就像进入一个真实的故事里,在这个故事里忘情地去展示自己。我的这个办法就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适
合的情境,激发了孩子们内心的自然感受,因此他们就会放松地来尽情展示自己的童声了。凭着这种感觉,孩子们觉得音乐不在是那么神秘,那么遥远,感觉就像说话一样,在这种自然而然的良好感觉中,孩子们放飞了自己的天真。课堂上,学生的表现、参与、感悟、创造是最重要的,教师的任务就在于能否为学生搭建好一个适合他们的舞台,这种搭建,有时候仅仅是几句话,一个情境,一个动作,关键是适合孩子。
艺术课程一个重要原则,是尊重儿童的自然创造能力。教师决不能不分时机地把自己认为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强加给学生,而是要基于儿童自己的动作、声音和设计开展启发式的教学活动,是学生的创造力得到自然喷发。儿童会因此感到无比的快乐,而这种快乐就是纯朴的艺术之美,是师生愉悦享受的过程。
教学的随笔6劳夫爱默生说: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,不要字典,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。因此,老师若能读懂学生的眼神,就会从学生的眼神变化中(这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反馈),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,辨析学生听讲状况,然后对症下药,或调节教学的进度,或唤醒学生的注意,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。
所谓的眼神也就是目光,眼神可以传递基本的情绪变化。相比较成人而言,学生的眼神更为直接,教师在课堂上要是能够读懂学生的眼神,掌握学生的内心所想,随时调整教学,就一定可以提高教学效率。通常,学生的课堂眼神有如下几种。
1、自信的眼神
这类眼神往往出现在一些学习较好,掌握知识较快的学生身上。学生眼神很坚定,很自信,从眼神中老师可以看出满意和放心,并且很渴望老师给予表现的机会,好像在说老师叫我你就放心吧。这类学生往往是让老师非常放心的,老师对于这类学生应多鼓励,合理利用,比如,课堂上一些较难的问题,教师在引导过后学生们的理解依然较差,可让这些好学生先回答,带一带较差的同学。再比如让自信的同学领读课文生字等,让他们读出他们的自信,把这种自信感染给每一位同学。
2、求知的眼神
这类眼神往往是一些学习成绩较优秀,十分上进的学生。著名的教育家萨特曾经说过:没有一种普遍的学科能指示你该如何做,要努力去自己做。对这些学生教师要常常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,让他们自己去实践,体验成功的喜悦。教师只是对学生所取得的成功及时给予肯定,并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斗。才能最终让学生的求知眼神更加强烈,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。
3、胆怯的`眼神
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运用的方法不恰当,就会造成学生对自己不自信、瞻前顾后,唯恐自己做错事。教育这些学生时,教育学家马卡连柯给教师们的忠告是尽可能多的用表扬,少用甚至不用批评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,面对学生要时刻保持微笑的表情,时刻留意他们的眼神,只要他们有一丝闪光点教师就应及时给予表扬、鼓励,使学生逐渐养成大胆说话做事的好习惯。重塑他们学习的信心,培养学习的兴趣。
4、困惑的眼神
这类眼神往往是那些成绩较差,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。这类学生经常愁眉不展,表现不积极。其实,学生学习就好像吃一顿大餐,求知欲强的学生首先品尝丰盛的菜肴,而这些困惑的学生只能吃剩菜残羹了。因此,在对待这些学生时,教师不能把他们看做是无药可救,置之不理,而是要树立只有先后之分,没有优差之分的思想,事实上他们只是接受能力较差罢了。教师最好专门给这类学生制定一个计划,心平气和的面对他们,给他们任务时难度一点一点的增加,只要取得一点点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、鼓励,耐心讲解直至完成教学任务。
5、渴望的眼神
课堂上,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,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时,他就会睁大眼睛看着老师,眼睛流露出期望,这是一种渴望得到帮助的眼神,这时,教师可以走近他,给他点提示。当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时犹豫不决,将信将疑时,他的眼神必定装满困惑,这是一种渴望得到肯定的眼神,这时,教师只要付出一个赞许的微笑,学生就会在这个微笑里获得肯定,获得鼓舞。在课堂教师有时会对学生错误的回答,或是与自己的期望相差太远时会产生愤怒的情绪。此时不妨先让自己冷静一下,仔细审视一下学生的眼神,那里面必定闪烁着愧疚,同时也渴望着大人的理解与宽容,这是一种渴望理解的眼神,这时,教师应该给于肯定和安慰。
6、疑惑迷茫的眼神
在课堂上,如果学生根本听不懂的时候,他就会显得焦燥不安,六神无主,两眼茫然而不知所措,甚至连简单的问题也不能回答。所以,教师若发现多数学生紧缩眉头眼光愣怔时,则可能是教师讲得不清楚,学生没有听懂,或讲得太快了学生跟不上,要么是板书没有记下来又被教师擦掉了,这时教师应及时变换知识传授的角度和教学手段,促其柳暗花明,耳目一新。
7、漫不经心的眼神
当学生闪现出浮躁嬉戏的目光,左顾右盼或跟同桌低语讲话,说明课程内容不紧凑进度太慢,或嫌教师过多的重复罗索,此时教师要提醒学生端正学习态度,用设问方式提出问题或紧凑地解决一个问题,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,引导他们从纵深开掘,从而改变被动局面。
8、满不在乎的眼神
一些性格倔强的学生,在听不懂或者注意力分散时,会通过讲话,做一些小动作,甚至通过搞一些恶作剧来引起关注。老师如果看到这种眼神,切不可意气用事,施展老师的威严,也不可开门见山追根究底。最好的办法是冷处理,叫他起来回答最简单的问题,表扬他的优点,让其明白老师不仅没有遗忘他,还非常关注他,喜欢他。然后在课后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表现出老师的宽容大度,让其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并帮助他改正错误。
《教学随笔》阅读地址:http://www.haochilao.com.cn/2022/1007/33120.html
已有99+条评论,点击查看发表评论